比如江苏各地的改善目标为:徐州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5%,镇江、宿迁PM2.5浓度同比下降4%,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3.5%,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3%,泰州PM2.5浓度同比下降2%。
对达不到总体减排比例要求的,应进一步加大应急减排力度;确实无法达到的,应尽量满足城市最大减排能力,在提供详细的测算说明和清单的基础上,可酌情降低减排比例。负责指挥、协调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事前预防预警、事中响应应对和事后评估管理工作。
(2)当接到生态环境部或省大气办预警解除通知后,指挥部办公室应按照通知要求的时间发布预警解除信息。当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省大气办区域预警通知时,需立即组织研判会商。长期停产企业应在清单中明确,并不得纳入减排量核算;未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应当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减排需要,在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采取统一应急减排措施。6、发布途径预警由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市预警信息平台发布预警通知。四、预警(一)预警分级根据重污染天气的严重程度,预警分为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在接到预警通知2小时内通知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按照预警要求启动应急响应。当紧急发布黄色或橙色预警信息时,指挥部办公室可根据技术组意见,要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实行更为严格的响应措施,以达到应急调控目标。环保部门的办公条件相对来说较差,甚至有些企业不设立环保部门。
中国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这其中很大的作用得归功于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有力领导。缺乏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地方政府以经济效益为发展导向的思想未完全消除,新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二是重点场所,重点监控。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还集中在重点领域和突出环境问题方面,覆盖范围较小,许多影响力小的环境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这些问题可能正是我们所亟须解决的环境治理难题所在。
水资源得到很大改善,全国劣Ⅴ类水体比例持续减少,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所占比例提高了6.3个百分点,五类水体比例下降了34.1个百分点,优质水体总体稳定。在对待排污企业和个人方面,地方政府也因地制宜、不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以规避和引导,力求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环境治理的解决措施3.1重视宣传,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随着党和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国策。违法排污主要集中在餐馆油卡烟、小企业作坊喷漆、小作坊机加工噪音、小区内经营小卖部等扰民。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成为全球同期拥有森林资源最多的国家。有些单位也出现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于环境问题进行负责。
不能够对于环境治理所需要的经费全面的预算。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晰认识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对于一些环境违法的案件,不能够引起重视,并且管理的力度不强。生态危机的影响还在扩大,生态环境治理道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根据当今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策引言环境保护是我国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这些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
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结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要,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
这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大,形成人人重视环境、人人保护环境良好氛围。经费短缺是困扰环保部门的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督工作也越来越复杂,但是有些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使用的设备相对落后,执法不严格的现象,这些都与当今的环境管理要求不相符,对于环境的管理工作,还缺乏制度的保障和规范。2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1环保经费不足一是经费存在大量缺口的现象。通过处理环保投诉案件,及时制止业主的违法行业,同时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二是配合区工商局、区环保执法大队对三无企业开展违法排污单位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三无企业依法取缔。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摘要:当今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但是环境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并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及水资源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我们加大对于环境的治理力度,有效地解决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各种问题。
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当前环保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对于环境违法的现象要加大处理的力度。3.2加强管理,确保巡查监督到位日常常规工作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最有力的保障。
2.2执法能力不强一是对于执法的权利还存在着局限性,环境保护虽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对于环保部门来说,她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这也会导致不能够对有些不合法的排污企业进行处理。很大一部分环保人员的工资没有纳入到财政预算中,长期依靠排污的费用给环保人员发放工资。
企业和个人的治理积极性不高,环境意识不强等问题还有待解决。为了更好地治理环境,每个部门都有自己负责的分片区,要保证对于分片区进行严格的督查,务必禁止地方保护主义,发现有污法排污问题的及时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制止,并下达限时整改书,并作好巡查记录,跟踪督查,力争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严禁形式主义的工作方式。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对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约束力度不够。在保护环境方面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就目前来看,保护环境正在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环保工作也将在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环境治理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演愈烈,生态环境给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政府开始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挥能动作用,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尝试向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地方政府对于环保的工作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还存在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更加注重对于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对于环境的保护,在思想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错误。
根本性制度与体制性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的政策实施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制度的支持,生态职能履行效率低下。一是务必从源头上规范。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已经不是社会发展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当今的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法制建设逐步的推进,把环境保护逐渐的纳入到法治进程中,对于环境进行综合的治理。环保部门没有真正的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并且缺乏对于环境监测的各种设备,不能够对于地区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这样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有的地方虽然将这些工资纳入到了预算当中,但是公用经费的标准非常的低。三是配合区环保局开展对第一、二产业违法排污单位的取缔整改、取缔整治工作。3.3严格执法,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一是通过环保投诉,加大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经过40年来的努力,各级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思想认识日益提高,实践上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截至2017年底,全国338个市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明显改善,99个城市达标,占比29.3%,全年优良天数比例78%,全国范围内PM2.5、PM10、S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对于问题较重的企业和地区,必须要高度重视,我们除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外,还积极联系区环保局执法大队、充分调动村日常巡查积极性,形成三级合力,实施重点监控,避免企业违法排污,打击企业的侥幸心理,真正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2.3基层队伍不稳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技术人员,很多的环保部门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并且当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并且缺乏专业的技术。收缴排污费用很多地方仍然采用协商收费的方式。
据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广大群众及企业的环境保护国策意识,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在广大群众和众多企业中开展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进行政策宣讲和行为指导等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关心生产生活环境,主动参与环境建设,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自觉性有的地方虽然将这些工资纳入到了预算当中,但是公用经费的标准非常的低。